最近,一位浙江大款购买了一辆价值900多万元的迈巴赫,孰料投保时屡遭拒保,无奈之下车主来到上海,找了5家保险公司联合承保。据悉,虽然保险公司看似来者不拒,但对于豪华车、稀有车以及老龄车等“老大难”车型还是谨慎万分,生怕惹上一身麻烦。
对豪华车型很“敬畏”
某保险公司业内人士透露,豪华车不受保险公司欢迎的最主要原因是维修费太贵。曾有一辆保时捷,补一块巴掌大小的油漆,让保险公司赔了几千元。因此面对找上门来买保险的豪华车主,大多数保险公司只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对稀有车型很“头痛”
除了天价豪华车外,市场占有率极低的稀有车型,也让保险公司倍感“头痛”。比如婚庆公司的加长林肯和加长凯迪拉克,都已列入了保险公司的“黑名单”。这些车型都是几年前的进口车,一旦出了故障,配件极其难觅,对保险公司损失很大。
在保险业内,一般1993年以前的汽车,很少有保险公司愿意接,因为这类车型已到了报废的“临界期”,同等情况下故障几率要高出很多。但也有为数不多的保险公司愿意收下这样的车辆,前提条件是增加保费或者理赔时维修费打折。
视低价骗保车为“眼中钉”
除此之外,一些三天两头“出事”的低价车,往往成为保险公司“记恨”的对象。
不过,好在目前各保险公司使用的是统一的“黑名单”信息平台,保险公司会反复审查理赔记录,以免“引狼入室”。
来源:《齐鲁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