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302 Found


loading

吴晓求教授:中国资本市场究竟向何处去

2004-09-17 14:12 中国平安金融论坛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平安金融论坛,保险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平台,没有一个平台,中国的保险业是发展不起来的,这个平台是什么呢?照我看来就是资本市场。没有一个宽厚的资本市场,中国的保险业只会停留在一个结构很不均衡的发展状态,所谓结构很不均衡指的是它的保险资金来源可能是高度市场化,但是它保险资金的运用或者投资,或者资产的形成是非市场化的。如果说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系中的保险业是处在这样一种结构性非均衡的发展状态下,这个保险业不会有前途。那么中国的保险业在我看来,就是出现这样的状态。那么这个问题的存在不是说我们保险业没有精英人才,张子欣就是一个精英人才。而是我们这个体制,金融体系中没有一个可以供保险业能够均衡发展的这样一个环境和基础。所以说发展资本市场,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们仅仅从保险业的发展角度来看,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没有资本市场的充分发展,中国的现代金融体系不可能形成,它永远会停留在一个非常古典的阶段,也就是一个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这样一个金融体系中。那么这种金融体系应该说有巨大的缺陷,它和今天的产业发展,应该说是完全不相称的,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它除了要推动这个国家经济持续的增长,它还必须要有一种功能,它就能够有效化解在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所逐渐沉淀下来的风险。那么这个风险的处理,是需要金融体系处理的。所以在现代生活中,金融体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除了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外,它还有一个是要化解风险,要帮助这个国家,这个经济体,化解由于经济的持续增长,长期的高速增长所累积下来的风险。

  化解风险的方式很多,在传统金融体系下,比如说我们处理不良资产,把商业银行巨大的越来越多的不良资产,它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这是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是有问题的,因为它只是形式上处理掉了,它的风险本身仍然存在。所以我们更提倡需要一种市场化的化解风险的机制,一种分散风险,一种配置风险的机制,这就是现代金融所具有的核心功能,现代金融体系刚才所说的两大重要的功能,实际上到了今天,它还可以演化成三个功能,这就是现代金融体系除了要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化解经济的风险,金融的风险,它还应该是全体的居民,投资者能够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效应,我想一个金融体系它应该具备这三种功能,实际上后面两种功能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功能。我们可以看一看如果说这种命题能够成立,实际上就是找到了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一个逻辑的基础。在中国我们现在还没认识到这步,我们中国的资本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虽然是刚刚两天,最近过去的两天,我们领导人比较关注资本市场,从而使得它又短暂的恢复。这种短暂的恢复绝不能掩盖中国资本市场所存在的内在缺陷,那么这种内在缺陷源自于何处,我看主要源于五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前面三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我们发展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不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发展资本市场,这是不清楚的,在我想来,很多人并没有把发展资本市场放在一个建立现代金融体系这样一个角度来建设它,来发展它,而仅仅停留在我要为国有企业的改制服务,当然这个说法没有错,或者仅仅停留在一种融资平台的设计方面。前一个没有错,后面一个就错了。但是如果说我们国家的发展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显然是有一定问题的。我想我们发展资本市场的目标,最重要的一定是要建立一种既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又能够动态的,有效的化解金融体系风险的目标,它一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因为战略目标不清楚,所以导致了我们第二个缺陷。

  第二个缺陷,这就是功能定位不准,我们简单的把中国的资本市场,简单定义成一个增量融资平台,直到昨天、今天,你看我们几乎所有的媒体,都说我们终于恢复了,或者正在恢复融资的功能,后来我想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未来还是要这么无约束的融资呢,如果资本市场仅仅停留在一种增量融资的平台,它的功利,它的效果抵不过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就融资来说,它就强大的功能,而且它在防范能力,识别能力远远高于资本市场,而且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了解,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是相对的,要对称的,所以从简单的融资角度来看,应该说强大的商业银行体系,可以取代资本市场。也就是说资本市场如果仅仅从融资的角度来看它没有生存的空间,没有生存的基础。所以我们经常说评判这个市场有没有价值,就看它融了多少资,这是错误的。在成熟的市场中,虽然早期它也有融资的功能,到了今天它融资的功能很快的下降,甚至不是目标。那么对存量资产的配置,这是它的主要目标。所以在成熟的市场中以购并和重组为核心的这种资产的整个再配置,构成了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因为存量资源,存量的融资对一个产业的影响力是很小的,只有增量资源,增量资源的再配置才会影响到这个国家的整个产业的提升,所谓的资本市场发展之后,它会改变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方式,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不是说从增量融资平台角度来说,所以如果说我们有朝一日,如果我们明白了发展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是从增量融资走向存量资产的再配制,或者是存量资产的公共交易平台,把这个功能一定位,一改变,我们资本市场才会找到它发展的根基。如果是一个增量融资平台,仅仅是一个货币词了,如果说我们把资本市场要建设成一个存量资产的公共交易平台,那么这个市场就是一个资产词了,货币和资产对产业的影响完全不同,他们功能也完全不同。我们自己把资本市场的功能退化了,退化成一个传统商业银行的融资功能,只不过这种融资是一种资本增量的融资,商业银行是一个债务的增量融资而已,其本质没有什么差别。

  第三个错误是在战略目标不清,和我们的功能定位不准的情况下,导致了我们的制度设计不当。有什么样的战略,就会有什么样的制度设计,就会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这两者之间是具有逻辑关系的,所以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是非常有问题的,制度设计不当,其核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其股权的流动性安排,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不当,当然我们没有必要把这个问题归结到当年市场的设计者,或者建设者。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够推出这样一个虽然结构上有问题的资本市场,但是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因为当时的环境显然也不可能设计一个非常规范的资本市场,人们的认识还没到那步,所以当时最重要的是把资本市场推出来,推出的资本市场是有问题的,是有缺陷的。那么到了今天,后人应该对前人设计的有缺陷的资本市场应该加以校正,我们有这个责任,有这个能力,校正资本市场的结构,它的意义不亚于我们当年创建的资本市场它的地位。实际上它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个能够立下丰碑的一个机会,很多行业没有这个机会。中国的资本市场留下来了这个机会,就看你看得清楚,还是看不清楚。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胆略,有没有这个智慧。首先是要智慧,你要看清楚问题所在,其次是要有胆略,要敢做,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这种股权流动性的设计是有问题的。三分之一流通,三分之二不流通,这种股权流动性的结构,实际上它使得我们的上市公司也就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基石,他们的利益结构出现了严重的对抗状态,使得非流通股东和流动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出现严重的冲突和矛盾。使得大股东可以利用我们制度的缺陷,可以疯狂的掠夺中小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也就是大股东的利益,倒不是说通过市场去博弈,而是和中小股东去博弈,来获取去他的利益。在这种股权结构下,那么中小股东是处在一个劣势的状态,一个弱势的状态。所以你可以看出来,在任何时候它也想融资,中国的市场任何时候它想融资,中国的上市是排队的,也包括第二次融资也是排队,如果说这种融资,无论是第一次融还是持续性融资,如果有排队现象,其本质说明这个制度设计出的问题,这个制度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制度性的利差,人们都要寻找这种巨大的制度性的利差,我们计划经济的时候,什么都要排队,买一盒火柴要排队,说明经济体制,经济制度有问题的。那么在资本市场当中也出现了我们计划经济时期的严重的排队现象,这实际上在告诉我们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结构出了问题,人们都想通过这种排队来寻找一些垄断性的利润。所以需要改革。第二个制度设计不当,就来自于我们股东结构的问题,很难设想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国有股或者一种股东,它控制了整个市场,因为在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股权中,国有股占到了45%,这应该说是基本上达到了绝对控股的地位。你很难指望在这样的市场当中它会出台一些公平的政策,它不会的。也就是说中国的资本市场由于制度设计不当,它的起点就没有公平可言。结果它是不是在整个过程中,通过监管部门,把这个起点不公平的环境加以校正,从而获得一个公平的结果,做不到的。我们的核心是要把起点做到公平,结果可以不公平。这样显而易见,国家股必须大部分退出,否则只能相冲突,所以这是我们的制度设计不当。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政策协调不力,把需要资本市场只是理解为一个政监会一个部门的事,这是有问题的,虽然我们在今年二月份,国务院颁布了九条的意见,但是从实施来看他们根本没有配合,在中国这样的国家里,如果发展资本市场只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那是永远做不好的,因为他需要一系列的政策配套,比如说全流通,比如说国有股的慢慢退出。显而易见需要大股东的配合,某种意义需要大股东的牺牲精神,需要大股东的支持。比如说我们这个市场处在危机的时候,我们需要出台一系列的稳定市场的政策,是需要央行,银监会,甚至税务部门的支持的。没有他们的支持,市场不可能稳定下来。可是我们这个政策协调是不力的。所以在这几个方面,从而导致我们这个市场出现这样的状况。其中最重要的是三个原因,最直接的是制度设计不当,所以我改变中国的资本市场,要使得我们的保险业有一个蓬勃发展的未来,要建立一个强大的金融体系,我们必须要从制度变革开始,简单稳定市场,虽然从当前来看非常必要,但不是长久之计。制度性的变革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比在任何行业都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我想这个问题的认识,可能有些学者已经意识到了,但是相当多的人是没有意识到,他老认为这是宏观调控所致,我们很多媒体认为资本市场的持续走低是因为宏观调控,我说是不对的。宏观调控对资本市场有影响非常间接,非常小。因为进入资本市场的资金管道,它有五条,资本设计不当一条后面还有一个资金通道,管道不畅。我们进入资本市场的资金管道是不畅的,很多是临时性的,比如说委托理财业务,是严格的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至于居民储蓄,基金的管道,至于QFR,这些和宏观调控基本没关系。中国的资本市场如果资金管道不畅,只是靠居民储蓄这条小溪,中国的资本市场成不了浩浩荡荡的长江,要成为浩浩荡荡的长江,显而易见在长江的上游有无穷多的支流,没有无穷多的支流就不会有长江,它只是一条小河,所以中国资本市场要发展起来,要在他的中上游要建立起无穷多的资金管道进入到个市场,其中商业保险资金,包括寿险,财险的资金,逐步在这个市场,这是一个壁垒,没有他们的进入,资本市场也只会成为一个很小的小溪,所以我们必须把这几个方面做好,也可以看到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多么息息相关,我祝愿我们的保险业和中国的资本市场一样,能够蓬勃发展,谢谢。

                     


302 Found

302 Found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