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鼎新资讯 *2006年5月18日(星期四)

*专家看盘*
股指震荡反弹  大盘强势格局不改

    周三,股指震荡反弹,从盘中放量情况来看,市场的承接盘力度较为有力。市场的强势格局仍将进一步维持,而盘中电力、汽车等蓝筹板块表现出色,中国石化等指标股的护盘作用也再度显现。就指数下跌的幅度来看,沪深两市周二的大跌为此轮行情以来最大的一次调整。但就长期趋势而言,市场的大幅振荡不但没有丝毫改变中国股市向好的趋势,相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对近期连续上涨的博傻行情以最大的缓解,同时也提供了前期踏空的资金以再次进场的机会,并将有利于股市重新回到理性分析和价值投资的正确理念上来。
回顾本轮行情,当市场跌到998点时候,国内投资者中当时流行的看法是700点。这是对中国A股市场信心不足的极端表现,部分投资者没有看到股权分置改革所带来的投资机遇,也没有留意到股改背景下的上市公司价值重估的机会。而现在的A股市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已上涨到1680点一个06年初谁也没有想到的高度。由此导致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不但已经恢复,而部分可以用信心满怀来形容。而此时,市场频繁出现的震荡则恰到好处给投资者提个醒,短期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根据99年“5.19行情”以及此后多次市场见顶的经验,一般会产生3次比较大的震荡,股指才会真正出现大幅调整。具体来看,上周四是第一次,而本周二是第二次,而一旦市场出现第三次一般只需1-2天时间,行情就将见顶。操作上,我们从盘中可以看到部分股权投资题材股开始热炒,联系到近期G两面针、G雅戈尔股改复牌后的大涨表现,股权投资题材面临市场的深度挖掘。早盘诸如东方集团、G申达等个股的大涨进一步说明了此类个股因为股权投资而存在价值重估的产生。建议投资者对部分持有大量法人股的上市公司给予积极关注。(孙文俊)

*短线股精选*
上日最佳推荐:   常志刚    凯迪电力(000939)   1.50%
推荐人       品种       收盘价        推荐辞
吴欲晓     TCL集团(000100)     2.45       低股价优势,短期补涨。
杨竣淋     领先科技(000669)     7.16       突破盘整格局,后市逢低关注。
王海春     G中粮地(000031)    11.10       中粮入主,短线有望创复权后历史新高。
方铁成     G 晨 鸣(000488)     5.12       绩优成长,股价低估,逢低参与。
常志刚     G 宝 胜(600973)     8.84       机构重仓,强于大市,介入。

*华鼎多空民意测验*
涨 29% 37% 39%
跌 23% 20% 21%
平 48% 43% 40%

*主力动向*
周三股指大幅震荡,两市合计成交近750亿元。多头信心已经遭到打击,热点分散,并未有明显板块效应。空头力量在有色金属板块集中释放,后市对涨幅较大的品种仍应持谨慎态度。
面对自去年底以来的本轮火爆行情,众多机构大举入市。QFII2006年一季度的持股市值比去年底增加70%多,从而一举超越券商坐上了市场份额的第二把交椅,并且在本轮行情中获利丰厚。 从行业偏好上看,QFII一直对金属、非金属行业情有独钟。其重仓股的数据显示,QFII看好钢铁、有色、水泥、玻璃等行业的上市公司。此类行业的QFII持股市场排在前列的重仓股包括G宝钢、G鞍钢、G海螺、G华菱、山东铝业等等。业绩是QFII选择股票的重要标准。QFII持股比例最高的10家公司中,除了G燕啤、G华菱处于微利状态以外,其余8家公司业绩均较好。G兖煤、G上港虽然业绩同比下降,仍被QFII看好,可能是基于公司每股未分配利润、每股公积金均在1元以上,并有年报分配方案。看来,QFII择股并不拘泥于上市公司现时业绩的优劣,也综合考虑分配能力和成长性。(蒋东晔)
   
*A·H连线*
       
中国钢铁业持续集成。马鞍山钢铁最近宣布收购合肥钢铁,并成立马钢(合肥)钢铁。马钢出资3.55亿元人民币,占马钢(合肥)71%权益,合肥钢铁则把资产注入合营公司,占有余下股权。而马钢则锐意生产较高端的产品如冷轧板。与此同时,鞍钢新轧钢于去年收购其母公司的资产后,已成为主力生产高端钢材的综合钢铁企业。相信长期而言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将受惠于行业的集成。2005年中国十大钢铁生产商占全国总产量37%。中国政府以该比率在2010年及2020年前分别上升至50%及70%为目标。行业将出现更多并购活动。较小型钢铁生产商如重庆钢铁将成为收购的对象。而鞍钢、马钢则是A股钢铁股中的重点关注品种,G马钢产品先后被三峡水利、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海上石油平台等数十项国家重点工程采用。我国铁路系统增加的投资将使G马钢在此项目上的投资回报估算由6800 万元的利润增加到4.16 亿元,马钢生产此类产品基本属于垄断地位,民营小企业无法进入,马钢在此投入了多年的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很高。此产品将为公司未来盈利的增长奠定非常良好的基础。(王亮)

*深沪10强* 
G 江 中(600750)冲高回落 不宜参与
华夏建通(600149)低价补涨 看高一线
景谷林业(600265)双阳夹阴 加速上扬
G 金 龙(600686)业绩支持 股价低估
G 首 创(600008)水务篮筹 仍有潜力

TCL集团(000100)放量破顶 动力充沛
天水股份(000965)反转覆盖线 继续看高
深 纺 织(000045)缩量涨停 续升能力强
广济药业(000952)突破确认 看高一线
南方建材(000906)强庄拉抬 不宜参与(方铁成)

异动股
西藏药业(600211):公司主营生产,销售诺迪康胶囊,诺迪康颗粒,诺迪康口服液,藏药产品及医疗器械等。独特的地域特色医药产品,为股价提供动力,近期异动,可关注。
G天成(600392):公司传感器业务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未来几年公司仅凭传感器业务就将有望保持平稳的增长,随着公司60万吨煤化甲醇项目得到国家批文,未来一旦建成投产,公司业绩有望出现增长,可关注。
G华泰(600308):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新闻纸生产企业,主导产品为中高档新闻纸、双胶纸和书写纸,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明显,可关注。(吴欲晓)

*中线荐股*
    G 鞍钢(000898):最大的题材是整体上市。公司拟收购新钢铁公司100%的股权。收购后公司总资产在钢铁行业中排名跃升到第4位;而净利润则增长2至3倍;收购效应在2006年业绩上将逐步体现。整体上市后,公司的产品结构将更加合理,板管比将上升至83%,而鞍钢集团2004年用于技术创新费用排名中央企业第十位,公司的技术优势也将得到强化。
钢材价格有望继续回升。二季度钢材价格仍将保持振荡上升的趋势。中国及世界钢铁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国政府对新增产能的严格控制,以及国内钢铁行业整合步伐的加快将逐步消化目前的阶段性产能过剩,预计2007年供需将基本平衡,而国内钢材价格及钢铁企业盈利将在2006-2007年表现出见底并逐步回升的走势。G鞍钢在股改时承诺,2006年EPS要达到1元左右,同比增幅为43%。按此计算,公司2006年PE仅为5.5倍。分析师预计,2006年G鞍钢一季度每股收益将为0.17-0.20元,环比增长37%以上。另外,公司承诺将大于每年50%的利润用来分红,股息率达到6.6%,从以上分析来看,该股属较好的中线投资品种,中线可重点关注。(罗宏武)

股票名称  推荐日期  实际盈亏  操作建议
格力电器        2006.03.15         15.56%           小幅上攻,后市乐观。
泸州老窖        2006.02.06        134.85%           有止跌迹象,观望。
鞍钢新轧        2006.04.14          8.51%           短线止跌,继续持股。
亿阳信通        2006.04.04         51.88%           结束调整,将冲击前高。
浙江阳光        2006.03.02         29.24%           下破30日均线,再跌应出局。

*巡股览市*
原油相关股票会持续暴涨!

如今的大型项目无论在规模还是在复杂程度上都令过去的项目相形见绌。非传统项目吸引的资金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在“1978年体系”下,它们都没有得到合理采纳。非传统项目中包括加拿大油沙、天然气合成油(GTL)和被称为“超深水域”的项目。到2010年时,这些“非传统液体”将占到北美石油产能的45%。目前的体系还没有完全考虑更加庞大的、由大宗商品推动的液化天然气业务,而这对未来美国的天然气供应至关重要。
目前的规定是为了应对1973年的石油禁运而制定的,当年的石油禁运不但撼动了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也动摇了美国的信心。美国还剩下多少石油?这成为能源安全的当务之急,国会(Congress)要求SEC制定一个体系,能够汇报资源基数。SEC就利用保护投资者的理由实施了这个硬性规定。
尽管在这类评估中经常会用到“审计”一词,但油气储量不能像仓库库存或公司现金余额那样进行普通意义上的“审计”。而且,探明储量是地下数千甚至数万英尺地层的一个近似数值。其大小、形状、含有物和生产潜力都是将直接证据和专家通过各种科学规律和方法做出的解释相结合得出的预测结果。除此之外还有经济方面的考虑,如果开采石油的成本高于销售石油可能带来的收入,那么公司就不会将其计为储量。如果有90%的能性收回成本,才会称其为“已探明”储量。
面对这种复杂局面,SEC采用了独立组织石油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简称SPE)制定的技术定义。SPE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和专业组织,其成员都是学术界和业内专家。因此,在制定自己的标准时,SEC参考了SPE在1965年颁布的定义和70年代的一些修订。这成为“1978年体系”的基础。尽管SPE根据衡量储层的重大进展已三次修订定义,并正在再次修订,但这个体系一直沿用至今。(未完待续)(沧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