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早讯2007年07月17日
日期:2007年07月17日       

  平安早讯2007年07月17日

  信息解读

  保险资金直接投资A股比例上调并不增加股市增量资金,但有利于增加股票市场稳定性,维持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 “强烈推荐”
  稀土高科:中报预增,维持“强烈推荐”
  华兰生物:拟非公开发行股票,维持“强烈推荐”
  达安基因:签署收购中山生物40%股权的转让协议,未来会将中山生物变成全资子公司,对丰富公司产品结构构成利好,维持“强烈推荐”
  本钢板材:半年报业绩同比增长160-210%,维持“推荐”
  天 津 港:汽车码头投资将为公司带来一定成长性,但并不足以令公司股价变的有吸引力, 维持“中性”
  深 发 展:预计公司2007年中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未按新会计准则调整前的净利润增长125%~145%,维持“中性”

  最新报告

  债市周评(20070716)——市场再陷政策敏感期
  基金周评(20070716)——中期分红预期刺激封闭式基金走强
  泸州老窖(000568)快评——转让国泰君安证券股权,进一步聚焦华西证券,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中核钛白(002145)新股定价分析——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企业,建议询价区间6.2~7.0元

 

  信息解读

  消息1: 保监会资金部日前将提高保险资金投资A股比例的相关文件传到部分保险机构。其中规定,拥有股票投资资格的保险机构,其投资A股股票比例由占上年末总资产的5%升至10%;同时,保险资金投资证券投资基金(不包括货币市场基金)比例由15%降到10%。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上限仍为20%。
  平安观点: 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比如7年以上),股票市场总是呈现向上发展的趋势,只要股票投资的期限达到或超过一个较长的时期,就可以过滤调短期市场波动的风险,因此长期而言,投资股票市场的风险可以说是非常小的。保险资金正是这样一种长期资金,追求的是长期稳定的收益,可以长期投资于股票市场获取预期的稳定收益。截止今年3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04万亿,其直接投资A股的比例上调至10%以后,可为A股市场带来1000亿元的长期稳定资金;而且从发展的眼光看,未来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将继续高速增长,为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长期资金,这对市场的稳定是十分有利的。但是,我们注意到本次直接投资A股的比例上调5%的同时,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降低了5%,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上限仍然控制在20%,保险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股票市场的总体比例仍然没有变化。也就是说,这一政策的调整只是改变了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的结构,并没有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因此从资金供给的角度而言,该次调整对市场的影响呈现中性。但从持股的稳定性而言,由于该次调整有利于增加股票市场的稳定性。(蔡大贵)
  从2005年保险资金获准入市起,保险资金入市比例经历了逐步放松管制的过程。从最初的1%-2%,到后来的5%,至现在的10%,表明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在逐步拓宽,投资灵活性正逐步提高。将权益类投资上限仍定为20%,则有利于控制风险。截至今年5月份,保险公司经营资产总额达到2.4万亿,投资资产总额1.5万亿,按62.5%的资金运用比例计算,入市比例提高5%理论上可以增加750亿的入市资金,但实际入市规模有待于保险公司对市场行情的判断以及实际市场表现。通过对全球主要国家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情况进行比较,并分别选择1989~1996年全球27个主要国家的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平均水平和全球主要13家保险公司2005年平均资产配置水平作为参照,我们测算出保险公司的一般账户长期平均回报率在5.46%~7.67%之间。根据昨日收盘价计算的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2007年PE分别为43.6倍和44.8倍,PB分别为5.6倍和7.3倍,P/EV分别为4.7倍和5.5倍。维持对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强烈推荐”投资评级。(邵子钦 童成墩)

  消息2: 稀土高科(600111)公告,预计公司中报业绩同比上升幅度在250%以上。
  平安观点:以同比增长250%推算,预计公司中报实现净利润7238万左右,而公司一季度已实现净利润6554.53万元。也就是说公司二季度实现净利润不到700万。预计公司中报每股收益0.18~0.19元。6月7日公司冶炼厂一车间萃取车间失火,失火车间财产帐面净值为5652万元。我们估计公司在二季度做了全面计提,从而导致二季度业绩差强人意。但以5月以来碳酸稀土和氧化镨钕价格上涨近45%的效应来看,如保持公司碳酸稀土和氧化物07年产量不变,则下半年价格上涨因素将贡献给公司0.30元/股以上的业绩;而失火车间5652万元的财产帐面净值损失引至的费用计提影响到公司业绩0.15元/股左右。显而易见,我们认为投资者更应关注行业持续向好给公司带来的长期正面效应。我们仍暂时维持对公司07、08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61元和0.90元的预测。基于对行业面的长期看好,维持对公司“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彭波)

  消息3: 华兰生物(002007)拟8月3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讨论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等事宜,并拟成立“重庆华兰生物”。
  平安观点:我们认为公司此次增发如果成功将会对公司构成利好,因为募集资金可能会对公司进一步收购血浆站和血浆站的改制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会对公司未来涉足的疫苗产业起到推动作用,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增发项目被股东大会通过的可能性大。虽然公司股价自我们推荐以来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但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随着血浆站改制完成公司投浆量增加,预计08年和09年公司会保持50-60%的增长,因此我们继续维持“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杜冬松)

  消息4: 7 月16 日,达安基因(002030)分别与陈跃龙先生、中山市康健联合咨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书》,以1160万元的价格收购他们所持有的40%的股权,另外60%的股权收购正在进行中,未来达安基因会把中山生物 变成全资子公司。
  平安观点:与科华生物的产品线类似,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免疫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销规模和综合实力在华南地区免疫诊断试剂行业颇有声望。目前拥有免疫诊断产品批号十四个,已经形成以ELISA Kits 和金标快速诊断试剂为主导产品序列,主要包括HIV、HCV、HBV、EB、HEV、HAV、HDV、TP、G6PD 等传染病的诊断试剂盒。但该公司仅为区域性品牌,覆盖两广和福建等地。2006年销售4000万,净利润338万。未来中山生物的产品将会嫁接到达安的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上来,预计将会在08年以后给公司带来增长。我们看好公司 的这次股权收购,为公司提供盈利增长点,预计08年后公司将会进入高速成长期,我们继续维持“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杜冬松)

  消息5: 本钢板材(000761)预计2007年1-6月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60-210%。
  平安观点:公司业绩预增主要由于公司06年6月完成了对本钢集团钢铁主业资产的收购,公司产销规模扩大,盈利能力增强。由于收购集团钢铁资产自2006年6月1日起合并报表,因此本次半年报业绩的基数较低,净利润增长160-210%对应的中期每股收益为0.25-0.3元,预计07年业绩0.6元,维持“推荐”评级。(聂秀欣)

  消息6: 天津港(600717)发布董事会决议,与日本邮船等公司合资成立汽车码头公司。
  平安观点:根据公告披露,公司汽车码头投资7.55亿,建设期越为16个月,设计能力年汽车吞吐量50万辆,预计项目内部回报率11.83%。我们认为汽车码头投资项目预期回报率高,同时
  为公司带来持续收入增长,对公司影响正面。不过项目利润贡献要到2009年才能逐步体现,目前公司动态pe水平在40倍左右,主要体现出市场对未来进一步吸收合并香港上市公司的预期,但实际上吸收合并目前并无具体时间表,目前公司估值水平偏高,维持“中性”评级。(田亚琳)

  消息7: 深发展(000001)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公司2007年中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25%~145%。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存贷款的良好的增长、利差的改善、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及有效税率的降低。
  平安观点:2007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达到10.44~11.36亿元,每股收益0.5~0.54元。目前信贷业务收入仍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2006年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90.9%)。受益于结构性升息的影响,公司的贷款规模和净利差扩大。公司以按揭贷款和消费信贷为主的零售业务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我们预计贷款结构的调整将稳定公司的盈利水平。另外公司的中间业务处于较快的发展阶段,对业绩的贡献逐步提高。但是公司资产质量和不良贷款风险相比同业仍然较高,拨备覆盖率未能随着业绩的增长而有所提升。基于以上判断,我们预计2007年公司净利润达到19亿元,年末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分别为0.92元和4.25元。根据前一交易日收盘价26.55元计算的公司动态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28.86倍和6.2倍,维持“中性”投资评级。(李景)

  最新报告

  报告1: 债市周评(20070716)——市场再陷政策敏感期。
  内容摘要:
  1、央行行发布上半年金融运行数据,6月末, M2同比增长17.06%,M1同比增长20.9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长回升。
  2、央行7月9日发布《同业拆借管理办法》,自8月6日起实施,本次调整扩大了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范围,放宽了多数金融机构的限额核定标准和同业拆借期限。有利于促进资金供给和需求主体多元化,增加同业拆借交易的活跃程度,并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实现市场分层有序发展。
  3、上周央行启动今年第三次定向央票,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发行1010亿元3年期央票,票面利率为3.60%,实际回笼量总计1560亿元,对冲到期的1250亿元,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净回笼310亿元。3年期品种虽然发行量仅10亿元,但发行利率继续上扬为3.62%,又较前一周上升3BP。
  4、上周债券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3.1075%,较前一周上涨了39.26BP,7个交易品种中全部上涨, 周涨幅最大的为R3M品种,比前一周涨3.97%, Shibor除2W品种回落17.14%外,其他各品种均出现上涨。
  5、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3326亿美元,上半年新增2663亿美元,输入型的流动性过剩不减。因6月M1和M2增幅有所回升,当月新增贷款0.45万亿元,央行启动今年第三次定向发行央票,本周将公布CPI数据,近期紧缩性政策推出的可能性仍较大,债券市场将继续维持调整的走势。
  (叶英)

  报告2: 基金周评20070716——中期分红预期刺激封闭式基金走强。
  内容摘要:
  目前A股市场面临估值压力以及政策调整双重压力,上市公司在经济景气作用下的业绩大幅增长将部分化解市场的估值压力,无非需要市场耐心等待,以时间来换空间,这方面虽有不确定性,但部分还是可以预期得到;而对政策调控的预期,投资者始终处在不确定性中,因为市场的上涨幅度以及题材股的炒作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很难通过市场化的办法加以控制,投资者的成熟的投资理念需要逐步培养,市场上的违规违法行为也需要逐步健全的法规来加以规范,所有这些都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短期我们觉得迅速扭转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对政策调控的担忧将始终存在。 在这样不确定性环境下,市场大幅震荡自然在情理之中。未来一段时间投资应以规避风险为主,具有确定性增长以及估值合理的蓝筹股将受到市场青睐,另外对于一些真正有基本面支撑的中小盘股票,如果在市场的震荡中出现较大的回调,也可以在则机参与。(辛建涛)

  报告3: 泸州老窖(000568)快评——转让国泰君安证券股权,进一步聚焦华西证券,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内容摘要:
  泸州老窖(000568)发布公告,对绵阳花园投资集团等五公司拍卖成交的华西证券股权2316.48万股,占华西证券总股本的2.29%,以相同的价格行使股东优先受让权。并将参与竞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持华西证券13000万股股权。同时,公司将转让持有的国泰君安证券3970.8305万股股权和国泰君安证券管理公司的403.3398万股股权,转让价为17059.2642 万元。
  平安观点:
  目前,泸州老窖持有华西证券2亿股,持股比例为19.74%,作为华西证券老股东,公司有对华西证券其余股权的优先受让权。此前绵阳花园投资集团等五公司所持有的华西证券股权被九芝堂集团全部拍走,泸州老窖报名参加了竞标,但拍卖会上并未举牌,此次公司实施老股东优先受让权,对华西证券的持股比例将上升到21.76%,已可使用权益法对华西证券进行帐务处理。
  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持有的华西证券股权拍卖,公司仍能通过行使优先受让权的方式获得控股权,全部落实后,预计公司持有华西证券比例将上升到34.86%,处于相对较稳定的控股地位。
  华西证券是四川省唯一一家综合类证券公司,目前注册资本为10.13亿元。2006年,该公司营业收入8.76亿元,营业利润4.56亿元,净利润2.91亿元。公司已连续三年盈利,符合上市条件。
  华西证券为了重组,已停止自营、委托理财、投行等业务,主要集中于经纪业务。其营业部主要营业部分布在四川各地,在很多地、市基本上都是独家经营。由于2007年股市成交火爆,到目前为止日均成交额超过2000亿元,经纪业务成为券商最主要的利润来源,预计2007年华西证券净利润将超过10亿元。按照泸州老窖行使优先受让权后持有21.76%的比例计算,所持有华西证券股权将获投资收益2.18亿元,按照25倍市盈率计算,华西证券的投资为泸州老窖增加每股市值6.24元。
  公司持有的国泰君安证券股权转让,主要是因为公司集中重点发展华西证券,而国泰君安证券中,公司持股比例太低,难以参与到公司具体的经营决策中。国泰君安证券作为大券商,在市场中的地位显著,2007年上半年,国泰君安证券的成交量在全体证券公司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银河证券。上半年证券市场成交活跃,国泰君安成交额高达3.38万亿元,占证券市场的份额达到5.97%,按照1.5‰的佣金比例估算,国泰君安佣金收入高达50.7亿元。泸州老窖最初投资国泰君安证券共5710.15万元,此前转让部分股权获1292.30万元,此次转让泸州老窖共可获投资收益1.26亿元,折合每股0.14元。
  2007年国泰君安证券及管理公司增资扩股,公司共出资3533.0991万元,认购了国泰君安证券1177.6997万股和国泰君安管理公司1177.6997万股股权。由于国泰君安证券及管理公司此次增资扩股计划尚未得到中国证监会核准,本次未列入转让计划。
  泸州老窖自身主业增长良好,“泸州老窖”和“国窖”的“双国宝”、“双驰名商标”策略正在积极推进,“国窖”系列明显放量增长,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公司报表上高档酒的收入增长与国窖.1573的增长态势明显不匹配,公司压低业绩的意图较为明显。而2007年9月,公司将推出老窖特曲的新包装并进行提价,将把老窖特曲系列打造成1573外的另一增长点。公司作为浓香型白酒的鼻祖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由于有意压低业绩,在股权激励落实后报出的业绩会超越市场预期水平,其合理估值理应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在收购华西证券股权落实后,将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不考虑证券业务,预计白酒主业07、08年EPS分别为0.66元和1.00元,公司处于高速发展期,按照08年主业45-50倍市盈率估值,加上对华西证券的投资和转让国泰君安证券的收益,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价值在55-60元,维持“强烈推荐”的评级。(陈逊)

  报告4: 中核钛白(002145)新股定价分析——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企业,建议询价区间6.2~7.0元。
  内容摘要:
  1、央行行发布上半年金融运行数据,6月末, M2同比增长17.06%,M1同比增长20.9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长回升。
  2、央行7月9日发布《同业拆借管理办法》,自8月6日起实施,本次调整扩大了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范围,放宽了多数金融机构的限额核定标准和同业拆借期限。有利于促进资金供给和需求主体多元化,增加同业拆借交易的活跃程度,并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实现市场分层有序发展。
  3、上周央行启动今年第三次定向央票,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发行1010亿元3年期央票,票面利率为3.60%,实际回笼量总计1560亿元,对冲到期的1250亿元,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净回笼310亿元。3年期品种虽然发行量仅10亿元,但发行利率继续上扬为3.62%,又较前一周上升3BP。
  4、上周债券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3.1075%,较前一周上涨了39.26BP,7个交易品种中全部上涨, 周涨幅最大的为R3M品种,比前一周涨3.97%, Shibor除2W品种回落17.14%外,其他各品种均出现上涨。
  5、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3326亿美元,上半年新增2663亿美元,输入型的流动性过剩不减。因6月M1和M2增幅有所回升,当月新增贷款0.45万亿元,央行启动今年第三次定向发行央票,本周将公布CPI数据,近期紧缩性政策推出的可能性仍较大,债券市场将继续维持调整的走势。(叶英)


  平安测市

  A股:资金供给趋于宽松,市场面临活跃机会

  周一A股市场单边回落。上证指数下跌了92.48点,收于3821.92点,跌幅为2.36%。深证成指则下跌了3.79%。两市合计成交916.4亿元。
  个股方面,耀皮玻璃(600819)、上海梅林(600073)等9家个股以涨停报收,而林海股份(600099)、开开实业(600272)等11家个股跌停。
  周一A股市场再度呈现普跌走势,两市跌幅超过5%的个股达350家,而且市场成交持续维持阶段低位,反映出在宏观经济面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明显的情况下,投资者的观望气氛较为浓厚。但周二申购新股的2万亿资金将解冻,其中将有一部分回流二级市场,从而有望缓解短期市场的资金供给。同时,保险资金投资A股市场比例有望上调,也有望对投资者的信心构成积极支持。(李先明)

  B股:短期有望重新活跃

  周一B股市场振荡走弱。上证B指下跌了9.61点,报收于269.68点,跌幅为3.44%,成交11.41亿元;深证B指则下跌了1.81%,报收于706.34点,成交8.09亿元。
  个股方面,耀皮B股(900918)、海航B股(900945)等个股逆市上涨了6%,而开开B股(900943)、飞亚达B(200026)等个股跌幅居前。
  整体判断,周一B股市场继续表现弱势,并且个股普跌,反映短期投资者信心依然不足。但我们认为,整体而言,B股指数的表现仍属理想,而且市场资金面有望进一步宽松,预期将对后续市场表现构成积极支持。(李先明)

  热点:部分重组的ST股、整体上市概念的股票表现较活跃

  由于加息等紧缩政策的强烈预期,市场的观望气氛浓厚,成交量也继续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保险股的逆市走强,成为近期沪深股市表现最好的板块。由于个股普跌,热点比较散乱,部分重组的ST股、整体上市概念的股票表现较活跃。虽然新股发行造成的一级市场冻结2万亿元资金解冻可能使短线资金面有所缓解、保险资金投资A股比例上升至10%,但由于本周有非常重要的数据要发布,这些数据可能造成市场的不确定性,所以短线还是以控制仓位为主。(辛建涛)

推荐好友      关闭    
版权所有 © 2000-2006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00-2006 PING AN INSURANCE (GROUP) COMPANY OF CHINA ,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