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早讯2008年06月20日
日期:2008年06月20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9日宣布,自6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自71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液化气、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

 

发展改革委同时明确,此次电价调整,对城乡居民用电和农业、化肥生产用电价格不作调整。发展改革委表示,为减少调价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控制调价连锁反应,对此次成品油调价增加的支出,采取以下综合配套措施:()对种粮农民、渔业(含远洋渔业)、林业实行财政补贴。其中,对种粮农民在今年已增加的农资综合直补的基础上,财政每亩再增加5元补贴;()对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实行财政补贴,运输价格不提高;()7月份起,城市低保人口每人每月增加补助15元,农村增加10元;()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通过增加财政补贴、进一步清理不合理负担解决,价格暂不调整;()液化气、天然气、铁路客运价格不作调整。各项补贴资金中央财政即日下拨各地。

  平安观点: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大幅度攀升,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矛盾加剧,因此调整成品油价格通过价格杠杆实现资源利用的有效配置是实在必行的。无论是对成品油的调整还是对电价的调整,都是理顺价格传导路径的市场化行为,这也有利于相关生产性企业的经营。但这势必提高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一段时期内推动PPI的上行,并最终推动PPI环节向CPI环节的传导。我们也注意到,成品油调价此次调整对广大居民生活中有直接影响的液化气、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对城乡居民用电和农业、化肥生产用电价格不作调整,以及对农业和公交运输的补贴。因此,此次调价短期看对CPI的直接影响有限,但长期看,最终会通过工业品环节逐渐向CPI传导。(孙方红,李虹蓉)

        

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6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

 

  平安观点:油价上涨对汽车行业影响无疑是负面的,但对销量增幅的具体影响程度较难估计。根据以往油价调整前后汽车市场表现,我们大致判断销售增幅将下降3个百分点左右。我们将全年汽车销量由1030万辆下调至1015万辆左右。

  本次油价上涨将对轿车市场结构产生实质影响,轿车平均排量水平将下降。随着轿车平均排量水平的下降,轿车行业利润水平将受到影响。小排量轿车有油耗低的优势,但该类车的消费者可能难以承受较高的绝对油耗支出;同时该类车技术水平和安全舒适性能提高较慢,对较大排量轿车消费者吸引力有限。总体而言,我们谨慎看待高油价对小排量轿车的拉动作用。

  本次油价调整幅度较大,我们判断短期内油价再次调整的可能较小,从而有利于稳定消费者和投资者预期,也有利于汽车股后期走势的稳定。建议投资者关注节能降耗相关公司中国重汽(000951)、潍柴动力(000338)、威孚高科(000581),谨慎关注小排量轿车生产企业一汽夏利(000927) (余兵)

        

发改委19日突然上调全国销售电价平均2.5/千瓦时,时间从71日起;同时出台下半年煤价限制措施,要求全国煤炭生产企业供发电用煤的出矿价,不得超过2008619实际结算价格。

 

  平安观点:从2007年底开始,我们在2008年度策略报告中,就提出了电力行业将在2008年实现防御转进攻的观点,虽然经历雪灾、地震和超预期的CPI,我们仍将这一观点坚持至今。我们认为此次电价调整,并伴随的煤价限制,对于电力行业而言,是其05年来防御向进攻转折的开始。我们希望提请投资者注意的是,不同于以往两次电价调整,电力行业迎来的不是短暂的美好时光,而是盈利能力恢复、业绩好转的周期转折,有望持续23年。 具体到投资,建议关注敏感度高的公司,大公司的敏感度排序是国投电力、华电国际、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国电电力。短线建议买入的顺序是国投电力、华能国际、国电电力、大唐发电。此外,由于电网公司将无偿获益,虽然标的不多,却更值得重点关注,最为看好的是文山电力(600995) (窦泽云)

        

油价上涨影响不一,关注节能型产品

 

  1、我们大致判断全行业销售增幅将下降3个百分点左右,将全年汽车销量由1030万辆下调至1015万辆左右。

  2、本次油价上涨将对轿车市场结构产生实质影响,轿车平均排量水平将下降。随着轿车平均排量水平的下降,轿车行业利润水平将受到影响。

  3、小排量轿车有油耗低的优势,但技术水平和安全舒适性能提高较慢,对较大排量轿车消费者吸引力有限。我们谨慎看待高油价对小排量轿车的拉动作用。

  4、本次油价调整幅度较大,我们判断短期内油价再次调整的可能较小。

  5、建议投资者关注节能降耗相关公司中国重汽(000951)、潍柴动力(000338)、威孚高科(000581),谨慎关注小排量轿车生产企业一汽夏利(000927) (余兵)

        

中国平安(601318)1-5月份保费收入快评.维持评级为“强烈推荐”

 

  公司保费保持较快增长。1-5月份寿险和产险保费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8.9%31.3%5月份单月寿险和产险保费规模分别为94.2亿元和2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1%43.3%

  个险期缴业务是公司保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公司个险业务占比高(07年个险占总保费比重为81.1%),期缴新单保费和续期保费构成个险保费的绝对份额(07年个险渠道中趸缴保费仅为25),个险期缴业务是公司保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公司2007年代理人新增近10万人,2007年末达30.2万人,同比增长46.93%,预计2008年增长率为30%,“健康人海”战略将确保公司保费持续较快增长。

  产品策略保证内含价值贡献。公司坚持以分红险和万能险为主,5月份进一步提高万能险结算利率(个人万能保险结算利率由4月份的5.5%上调为5.75%,并设定个人银行万能保险结算利率为6%),并于6月起推出分红险周年红利和特别红利(13.53亿),以强化产品吸引力。个险投连产品于4月份推出,公司管理层计划未来3年投连险占比在10%以上,由于个险投连缴费期长(20年、终身缴费等)、偿付能力要求较低,利润率与其他个险产品接近。

  寿险增速弱于行业,产险增速强于行业。公司银保比重低(07年占总保费比重为9.2%),在银保阶段性行业爆发增长情况下,公司市场份额有所下滑。我们认为,随着银保增速的回落,公司个险业务超行业增长态势将带动市场份额持续回升。产险业务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行业延续了交强险驱动的增长,同时在公司强大的品牌、服务、产品质量基础上,管理层采取了相对进取的策略带动了超越行业的增速。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我们看好保险行业的三个理由:

  1. 寿险行业增长的长周期性(参见行业报告《站在上升周期的起点上》)

  2. 保险行业受益于加息周期(在高通胀情况下,长期看利率周期向上)

  3. 整体估值水平较低(参见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估值报告)

  我们预测平安2008年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内含价值分别为2.26元、12.76元,20.28元,以昨日收盘价计算的公司PEPBP/EV分别为22.6倍、4倍、2.5倍。基于“中国平安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金融集团之一、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判断,维持“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童成墩)

  A 股:恐慌性杀跌加剧,大盘再次暴跌

  周四沪深B指再次逆转,两市大盘出现暴挫。收盘时,上证指数下跌192.24点,收于2748.87点,跌幅为6.54%,深证成指则下跌7.49%,报收于9161.56点,两市成交928.2亿元。
  个股方面,新上市的N大洋首日涨幅不足10%,两市仅30家个股上涨,浏阳花炮(600599)、启明信息(002232)等2家个股报收涨幅超过9%,三环股份(000883)因长期停牌而急需补跌,同时粤宏远A(000573)等千余只跌幅超过9%。
  整体判断,昨日大跌出乎多数人预料,市场恐慌性愈演愈烈。从市场层面看,昨日大跌显然已经完全抛离了基本面因素,市场对估值因素的信任度短期大幅降低,因短期恐慌而带来的羊群效应不断扩大,市场处于非理性之中。从昨日发改委调整成品油和电价来看,管理层对宏观经济的态度正发生变化,但方向性仍有待观察,短期看,成品油及电力相关板块将收益,虽然后市跌幅有限,但大盘真正企稳仍有待时日。 (郭艳红)

  B 股:不宜继续大幅杀跌

  周四沪深B指跌幅巨大,沪市B指跌幅超过7%。收盘时,上证B指下跌202.2点,报收于202.2点,跌幅为7.38%,成交2.32亿元;深证B指下跌26.17点,报收于466.98点,跌幅为5.31%,成交1.96亿元。
  个股方面,两市B股无一幸免,全线回调,深赤湾B(200022)和深深宝B(200019)等5只个股跌幅未超过3%,京东方B(200725)和上工B股(900924)8家个股跌停。
  整体上,昨天沪深B指再次调头向下,个股普遍大跌。走势上看,沪深B指将前天反弹吞噬殆尽,并双双创出近期新低,反映A股市场的非理性杀跌进一步波及B股市场,而此前A股市场对B股市场的影响则相对有限,B股市场一度获得较好基本面支撑。从市场趋势上看,B股市场空头行情仍未有转机,但由于此轮杀跌恐慌性因素较大,且B股市场的确有基本面支撑,我们认为再次大幅杀跌将是不适宜的,建议在恐慌性行情中关注优质B股。 (郭艳红)

  热点:关注石油石化、电力等受益板块

  昨日沪深两市出现恐慌性下跌,市场人气受到极大打击。昨晚发改委发布了上调成品油、电力价格的通知,建议关注的受益板块,如石油石化、电力等板块,同时回避此次调价受到影响的煤炭、航空等板块。(辛建涛)

 

推荐好友      关闭    
版权所有 © 2000-2006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00-2006 PING AN INSURANCE (GROUP) COMPANY OF CHINA , LTD. All Rights Reserved